CN / EN

【南方都市报】广州影像三年展:呈现对影像艺术本体的研究

谁的“复相”?如何“叠影”?时隔八年,“影像”时代在广东美术馆重启
 
作者:朱蓉婷
 
姜吉安的装置作品《两居室》之一。
 
《将计时仪器变成摄影工具的一次改装》,摄影(数码微喷),2015年。林博彦(香港)/黄承聪(新加坡)
 
王绍强
 
南都讯 记者朱蓉婷 在岁末年初的广州,一场备受瞩目的大展正在广东美术馆进行中。以“复相·叠影”(Simulta-neous Eidos)为主题的“广州影像三年展”,吸引国内外艺术界的广泛关注。
 
“广州影像三年展”的前身为广东美术馆主办的“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曾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国际性摄影双年展之一。如今时隔八年后重启,并将“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正式更名为“广州影像三年展”。
 
从“摄影”向“影像”的转向
 
这不仅是一个展览的重启,更是广东的“影像”时代重启的标志。从呈现的作品来看,本次展览的焦点集中在摄影本体的概念上。从“摄影”向“影像”的过渡,预示着从原来的“社会人文的摄影”延伸为更具包容性和学科性的“视觉研究的影像”。正如策展人鲍栋称,“在今天讨论影像艺术,最重要的不是讨论作品,而是需要把焦点从作为生产链末端结果的作品上移开,进入到整个生产-传播-消费的运作机制中去。”,而“复相·叠影”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立场而形成。
 
评论家王端廷也将本届广州影像三年展的关键词概括为“本体”。艺术史观点认为,正是因为摄影术的诞生导致了写实绘画的衰落和现代主义的产生。而摄影最初产生是作为呈现外部世界形象的工具,发展到今天,摄影重复着绘画走过的道路,即从最初的注重呈现什么,变成了对呈现本身的研究。
 
在王端廷看来,本届广州影像三年展恰恰是对这个问题的回应,它包含了各种机器成像方式的研究,有直接显影法,也有数字成像技术,以及和装置艺术的结合,呈现当下影像艺术的多元格局。
 
回到研究“成像”本身
 
在主题展部分,分别就照相机、照相馆、暗房、镜像、仿象、类像、画框与画册、自然与生命等母题展开对传统摄影与图像传播、消费的反思。
 
其中,姜吉安《两居室》是一个典型案例,它对光和影这两大基本元素的研究,从侧面反映出了展览本身最大的关注点。艺术家姜吉安在一间所有物体都已处理成白色的公寓中工作了近两年,给所有物体都画上了阴影,把源自文艺复兴的光影法从绘画中抽取出来,制造出光源角度的错乱、空间感知与视觉秩序的错位,让本来属于自然主义的视觉观念显示出强烈的不自然感。
 
在这个叫作《两居室》的绘画装置中,姜吉安讨论着视觉背后的观念与制度———在艺术中,何种视觉“现实”被建构了,是如何被建构的,以及是由何种视觉秩序来建构的。
 
可以看出,本届广州影像三年展选取的作品多集中在对摄影本体探索,在内容和主题上,对影像生产所依托的整套生产关系,比如政治、社会、历史等体制框架的折射不多。那么,在后媒介时代背景下,相比讨论“什么是摄影”,我们是否应该更加看重艺术家对当下社会生活相关议题的回应?
 
对此,王端廷认为,摄影的功能,一开始是对世界万物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呈现,但在今天来说,这种记录社会生活、记录人类生存状态可能已经不再成为一个问题,“当每个人都是摄影师,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使得记录社会生活变得易如反掌,图像泛滥的时代,记录变得并不稀缺,对于学术层面来讲,研究成像本身变得更有价值,因为这方面我们以前缺少研究。”
 
刘博智的“影像”人类学考察
 
美国华裔艺术家刘博智作品,是对古巴华人后代进行的一次人类学考察。他数次前往古巴拍摄当地华人及其后裔,以人类学田野考察的方式收集影像、文字及文献,累积成全球化历史中的海外中国档案。
 
刘博智作品的客观性、真实性和视觉强度给王端廷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觉得这是摄影,特别是数字高分辨率高度逼真的呈现方式带来的新的震撼。大量的文献档案,系统工程、调查,非常有力度。”
 
影像艺术面对新的语境
 
“整个展览能感受到它的多元化和国际化,也能看到活力,能感受到目前决策者的野心勃勃。”艺术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冯峰说,“本次展览想要延续原来广东美术馆曾经建立起来的高度,甚至想试图突破那个高度,它连接了原来的双年展,在八年后,调整了机制,让它跟原来的摄影双年展实现了进一步的重合。”
 
时隔八年后,新生的“广州影像三年展”需要面对这八年所带来的一切变化,需要重新连接上整个图像生产的话语系统,完成新的学术建构。冯峰坦诚指出,当一个团队决定要做三年展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需要确定一个相对持续运转的机制和节奏,而不是单个展览。“你持续下去的合理性、合法性在哪里?在于你自身的轴线是什么,你面对的整个大方向是什么,如何在这么多的展览中,让别人能够认识你。”
 
也许,广州影像三年展体现的学术价值,更多的是它对影像艺术本体的研究和呈现,这既是对影像发展现实的一次总结,也为未来艺术界带来启示。但展览毕竟还是一个展览,它有赖于观众的到场,关于影像真正的内在变迁、内涵外延、规律性的东西,还需要研究者深入地分析和解读。
 
专访广州影像三年展总策划、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
 
“我们的重点在于探讨摄影的边界问题”
 
南都:广州影像三年展是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的延续项目。本次三年展的焦点似乎更集中在摄影本体概念的探讨上,作为广州影像三年展的总策划,你是如何考虑,从而实现你对展览在学术层面的构想?
 
王绍强:本次展览的重启,是回归到广东美术馆早年对影像艺术最初的判断。举办过两届的摄影双年展是对摄影艺术的初步探索,这次展览是回应这段历史,也回应技术对人类艺术的贡献。
 
这个展览三层楼、两部分,一个是讲珠三角的摄影历史,19世纪初,摄影技术诞生之初,广东作为摄影技术诞生的参与者,留下了很多有历史价值的作品。另一部分是探讨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媒介的可能性,探讨影像边界的问题,我们给观众带来了很多创新的表现手法,这也是艺术家以摄影为媒介,对时间、空间、色彩关系等问题的表达,有一个很完整的体系。
 
当然,每一个展览不可能面面俱到,从题目就可以看到,我们的重点在于探讨摄影的边界问题,“相”是怎么成立的,涉及到时空关系、成像表达的问题。当然,这个展览从主题和内容来看,一个是关注历史,一个是关注自然,中国人的自然观是自古以来的有种浓烈的情怀,所以我觉得对自然的观察是我们中国人文精神的表现。
 
南都:这几年中国许多地方都举办了摄影节或摄影双年展,在当下“泛双年展”“泛三年展”的背景下,广州影像三年展是如何定位自身的?
 
王绍强:各种“三年展”的出现是好事。我们作为国家重点美术馆,还是侧重于学术探讨和艺术史的角度,和商业性、旅游型的摄影展有根本性的区别,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回归到摄影本身的讨论,其实是从我们的自身责任出发的。
 
南都:广东美术馆是最早进行影像收藏的美术馆机构之一,本次展览是否也有相关收藏计划?
 
王绍强:我们在做展览的时候,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展览和馆藏之间的关系。这次展览就有我们馆藏的作品。我们其中一个工作就是要做收藏,收藏能为我们学术积淀、学术研究留下财富,这是完整的计划。
 
南都:本次展览引起不小的社会反响,但是很多观众都是带着观看“摄影”的眼光来看展览的。美术馆通过哪些活动或宣传方式帮助观众更好欣赏和理解这样一个影像展?公共教育方面你们有哪些考虑?
 
王绍强:从开始到现在,我们几乎每周都有观众导览。存在一部分“看不懂”的观众也可以理解,艺术家做了很多思考和长期研究,不是一眼就能看懂。我们有导览、解说、工作坊,每个作品都有二维码,扫一扫可以阅读作品的创作理念,我们还设计了“广东美术馆导览”小程序,观众打开小程序,走到展厅里标有蓝牙信标的位置,就会听到相应的语音导览。一个展览的呈现只是一个展览的开始,我们还做了研讨会的直播等,几乎每周都有活动。
 
南都:2018年广东美术馆在当代艺术方面还会有哪些动作?
 
王绍强:广东美术馆对当代艺术领域的探索和研究,令它在世界美术馆版图里确立了它的地位。接下来我们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新的艺术流派的出现,以及当代艺术方面的展览和研究。
 
目前我们正在着手策划的是第六届广州三年展。作为国家重点公立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也紧扣国家文化政策,积极应对和推进文化创新发展。当代艺术这个领域,公立美术馆绝对不能缺位。当代艺术它不是草根的、边缘的,应该由我们来主导未来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