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MAP OFFICE地图署
MAP OFFICE地图署是一个跨媒体平台,其创立者为古儒朗(生于1966年)与林海华(生于1969 年),分别来自摩洛哥与法国。两人自1996 年起扎根香港,以绘画、摄影、录像、装置、表演、文学和理论文本等多种表达方式拓展现实和想像的领域。MAP Office 项目构成了一套对时空的变异使用的反思,并记录了人类推翻空间及划拨空间的手段。他们亦以幽默、游戏和小说这些比较小规模的创作形式为作品传播途径。
2010 年在唐人画廊举办个展“横移”(中国香港);2013年在歌德学院举办个展“奔景·柏林”(中国香港),在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个展“稻谷炼狱”(中国北京),在沪申画廊举办个展“追寻波德莱尔”,(中国上海);2015 年在DIA 项目举办个展“岛屿,群岛以及其他流动领土”(越南胡志明)。2005 年在广东美术馆参展“第二届广州三年展”(中国广州);2014 年在现代艺术博物馆参展“不平衡的发展”(美国纽约);2015 年参展“维特·德维茨:‘⋯能源与原材料时代的艺术’”(荷兰鹿特丹);2016 年在新加坡美术馆参展“第六届新加坡双年展”(新加坡);2017年在横滨美术馆参展“第六届横滨三年展”(日本横滨)。
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展出已经半个月,许多观众都对三楼的特别展“镜像粤影——平行于全球化历史的珠三角摄影流变”十分感兴趣。策展人曾翰对珠三角的摄影史进行了深入、详细的梳理和研究,从粤港澳地区摄影史研究与全球化历史平行关系角度出发,讨论摄影与历史、社会以及我们所处时代的关系,并通过14位/组艺术家作品的“镜像”展出,展现跨越超过一百年的影像创作历程。
策展人曾翰导览现场
在三楼展厅的廊道左边,我们看到MAP OFFICE地图署的一组装置作品。乍看过去,观众可能会对这组庞大而复杂的装置感到迷惑,不停转动的输送带、录像、大型灯箱、大量书籍杂志……这其实并不是同一件作品,而是MAP OFFICE地图署一系列对珠三角研究的项目,包括了《珠三角:精益化规划,精细化模式》《珠三角故事》《ALCO故事》以及《我的珠三角档案》。
策展人曾翰将MAP OFFICE地图署的作品与大尾象的陈劭雄《街景》系列作品并置展出,一方面是因为这两组艺术家的作品都展现了90年代珠三角地区城市和工业的急速发展;另一方面,两组艺术家背景差异,让他们从截然不同的方向进行探索和研究,在展出时呈现一种饱满的“镜像”对比。陈劭雄作为本土艺术家,对珠三角的发展有着“切肤之感”,其作品更像是一种“在地化”创作。而MAP OFFICE地图署作为来自欧洲的学者,更多是从全球化的角度切入,将珠三角地区作为全球化实验场的样本进行研究。
MAP OFFICE地图署作品与陈劭雄作品并置展出
作为一个跨媒体研究平台,MAP OFFICE地图署的创立者古儒郎(Laurent Gutierrez)和林海华(Valérie Portefaix)对珠三角地区发展的观察和研究已经持续了十多年。古儒郎和林海华两人并不把自己定义为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而是用艺术手段展示学术研究的学者。用他们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在艺术创作的路上将自己当成旅者,幻想自己不属于任何一个地方”;“像游客一样,享受跨越新的领域,制作属于自己的地图和指引”。
古儒郎(Laurent Gutierrez)和林海华(Valérie Portefaix)
《珠三角:精益化规划,精细化模式》及《珠三角故事》
《珠三角:精益化规划,精细化模式》(PRD: Lean Planning, Thin Pattern)和《珠三角故事》(PRD Stories)于2003年开始创作,两件作品为MAP OFFICE地图署之后的研究项目提供了一个以区域性为主题的整体回顾。
MAP OFFICE地图署作品展出现场
高速公路就像传送带一样,穿越在由城市中碎片所组成的区域里。《珠三角:精益化规划,精细化模式》中那条流水线一样不断转动的传送带,就像是贯穿各个区域的高速公路,穿过城市间的各个孤岛,但对周边环境毫不关注。传送带上面写着的诸如“学校、建设、高尔夫”等文字,就像是高速公路所穿过的碎片,他们之中并没有关联,是自治自决般的独立存在。高速公路作为主要的基础设施,赋予了珠三角这个高度不稳定的区域体系一种恒常的结构和动机,一方面将人员及商品带到其他城市,另一方面为输电线路或水道提供支撑,并为不少的农民、工人和商贩提供了谋生之处。
《珠三角:精益化规划,精细化模式》与《珠三角故事》
在传送带底部,播放的是《珠三角故事》(PRD Stories),这是一段十六分钟的单频录像,观众需要坐在低矮的塑料椅子上观看,头顶上是不停转动的传送带,这场景就像在高速公路桥墩下一样。《珠三角故事》记录了组成珠三角基础设施系统的那些重叠的时间、动作和空间。作品中重复次数最多,实际上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场景,是高速公路和正在作业的农田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背景往往还伴随着因为建设或者破坏而带来的持续不断的重击声。
电视机正在播放《珠三角故事》
沿着一条从广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作品捕捉到了转瞬即逝的老旧村庄、崭新的大村屋、穿行在乡间的人们、在渐渐消失的地平线映衬下农民们的身影、骑在摩托车上的信差们还有各式各样的酒店。拍摄者最喜爱用的镜头,就是将画面对准某条廊道、道路或者隧道,然后一直向前。
这件作品中有许多场景是静态的图片,还有一些是看起来不动、但仔细看能发现“破绽”的场景:比如有的画面细看就能发现牛在摆尾巴。另外一些场景则是用慢镜头来记录。这样拍摄方式展示了一种反差和流动:建在高速公路下和隧道旁边的农村、工人往满载的驳船上放砖块、人们在室外打着桌球、小孩们在玩耍。在作品最后一部分,镜头展现了厂工们在餐厅享受着一顿喧闹的大餐,在过时的的士科音乐下跳舞,还有在卡拉OK唱着流行的广东歌。最后,作品定格在一个静态的画面上,在天桥底下,一个男人睡倒在了他的单车旁。
《珠三角故事》中的一个场景
《ALCO 故事》
传送带的另一头,展示的是MAP OFFICE地图署一件于2003年创作的录像作品《ALCO故事》。作品长约9分钟,记录了他们对珠三角地区一家主营加工制造电子产品的生产商ALCO的调查。透过作品,MAP OFFICE地图署希望探讨透过商业生产所形成的区域建设的本体性问题。他们将这种区域现象称做是一种循环的方式:在区域中生产,在生产中构建区域。
重复的动作、机械化的流程、嘈杂的作业声,镜头冷静的记录下了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在拍摄期间,MAP OFFICE地图署还记录下了他们与厂内人员的部分对话,收录在《ALCO故事》的手册里。
《Alco 故事》
“我们49条生产线要用的材料和零件都是由在园区里的一家生产商每日提供的,他们一般送货过来不会超过一小时。实际上,我们是分散在这个区域的一个单独的巨型工厂。这个地区的优势就是在于,在其他相对来说比较小的地方有着我们生产产品所需要的所有东西。在其他的地方劳动成本可能会更低,但是那些地方除了工厂其他什么东西都没有……”
这是收录在别册封底的几段对话中的其中一段,从中我们可以更加体会到MAP OFFICE地图署所说的“区域”和“生产”的交织关系,这些区域的构成因生产而起,而生产的需求又丰富区域的内涵。
《我的珠三角档案(1995-2005)》
在传送带装置旁,有五个竖直的大型灯箱,展示的是MAP OFFICE地图署的另一组作品《我的珠三角档案(1995-2005)》。作品以“图片档案”的形式,大规模、密集且全景式地呈现了珠三角基础设施及城市建设的发展。
在其中一个灯箱背后,还展示了他们多年来对珠三角地区观察和研究的文本和图册。除了提供文献式内容供观众阅读,MAP OFFICE地图署还制作了一系列小册子与观众互动,比如《珠三角找找看 Hide and Seek》,观众需要在看似没有逻辑的字母表格中找到关于珠三角的关键词;而《珠三角填色 Color the Pearl River Delta》,则是黑白的图册,观众可以根据图像猜测属于珠三角的颜色。
《我的珠三角档案(1995-2005)》,摄影,2017年
MAP OFFICE地图署档案柜
《我的珠三角档案(1995-2005)》中的照片是在1995至2005年期间拍摄,这组作品大可以看作是MAP OFFICE地图署过去多年在珠三角地区观察和研究的一本手记。一面卫星地图展现了珠三角地区的面貌,黑白的画面反差让观者更直接感受到城市扩张的绵延不绝。随后几个灯箱呈现的画面则涌动着活跃而多维的力量,有力的表现了那些标记在这片土地上的痕迹和特征。
《我的珠三角档案(1995-2005)》,摄影,2017年
观看MAP OFFICE地图署的作品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切实感受到他们的真切和用心。曾经有一篇文章这样评价他们的作品:“展览在有意或无意的联想和相遇间穿行,营造出若干参考说明和厚重内容。至此,观众成为最终的主角。走进展览空间,他要亲临其境般将MAP OFFICE地图署提供的物件重新调配,做出自己心中的专属地图。”
* 部分内容及图片选编自《MAP OFFICE Where the Map is the Territory》
文字 编辑/吴俊贤
图片/吴俊贤 刘丹妮
设计/Another Design
展览信息
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15日至2018年3月8日
展览地点:1-12号展厅
总策划
王绍强 广东美术馆馆长
策展人
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罗特 Alejandro Castellote 西班牙独立策展人
鲍 栋 独立策展人
曾 翰 独立策展人、摄影师
学术委员会
主任:王绍强
委员:顾 铮 皮 力 陈卫星 杨小彦 冯 原 秦 伟
观察评论团:鲁明军 孙冬冬 孙晓枫 陈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