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陶辉
1987年出生于重庆云阳。2010 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北京。
获奖
2008年获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艺术档案特殊奖”(中国);
2015年获第 19 届“Sesc 巴西录像艺术节大奖”(巴西)。
2017年入围“HUGO BOSS 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中国)和 KINO DER KUNST 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德国)。
个展
2015年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个展“新倾向:陶辉”(中国北京);
2016年在 UNTILTHEN 画廊举办个展“时常”(法国巴黎);
2017年在OCAT西安馆举办个展“一点儿不多余”(中国西安)等。
群展
2016年在路易威登基金会参展“本土,变革中的中国艺术家”(法国巴黎),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参展“何不再问——第11届上海双年展”(中国上海);
2017年在 EstherSchipper 参展“沧海桑田”(德国柏林)等。
在介绍了一系列“宏大”的地图主题作品过后,在接下来的几篇推送中,我们将聚焦在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六号厅的“日常经验”作品上,这个展厅的艺术家利用我们熟悉的影视剧、老照片场景、广告灯箱等等元素进行创作,陶辉的作品《我们共同的形象》就是其中之一。本期我们转载K11ArtFoundation对陶辉的专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了解陶辉和他的这个系列作品。
1987年出生于重庆云阳的年轻艺术家陶辉,从小就以为自己要当上一名画家,在他出生的偏远县城中,他是最了不起的明日之星,谁知踏出家乡才知一山还有一山高,作为习画的人,他跟当代的作曲家也面对同样的困境,好像无论如何作品也不能超越古典画家/古典作曲家,小伙子于是把心一横,转而用上更接近他时代的创作语言:录像,从自身、从流行文化入手,呈现出当代生活的支离破碎。陶辉深信录像拥有接触更多观众的语言优势,无需文字阐释或是艺术背景,也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出近似集体回忆的共鸣。
Q: 你一直做录像,制作过程需要非常庞大的投入,不是一个人可以做,1987年生的年轻艺术家这样去策划一个项目,到作品完成,是非常复杂的事情,在谈新作品的同时,也能谈谈运作的方式吗?
A: 其实我的作品成本都比较低,因为在北京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方法降低成本,比如说演员,可以找爱好小组,他们免费帮你演,或者是朋友,一些摄像或者其他的。我是学油画出身,可以说我对画面的控制能力比较好,我知道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让成本降到最低。而且我的产量也不高,我今年前才拍了一个作品,一直也是保持一年一、两个作品,拍东西是观众看起来,会觉得你这个时间又短,镜头又简单,但实际上还是挺辛苦的,我觉得比拍电影要辛苦一些。
在《我们共同的形象》中,我找了十段新闻、真人秀、综艺节目、肥皂剧等,重新把内容再演一遍,我选的片段都是比较典型的,可能是老电视剧,老的综艺节目,就是很多作秀成分那种,比较假的那一部分,现在透过演员表演,努力往真实那方面靠。
《德黑兰的黄昏》(2014)
Q:《我们共同的形象》中你挑选的片段是从哪儿来的?
A: 我是从电视视频里直接选取十个片段,也包括访谈,感觉比较真实,但是难以让人们界定到底是真实的感情,还是虚假的感情,反正我挑选的那些都是比较情绪化的片段,再让演员以当代的思维方式,重新演绎经典的东西。那些东西可能我们感觉它在某些情感上是很脆弱、无趣的东西,可是因为它是我们从小的教育,我们是图像的一代,是看电视长大的一代,受电视的影响很大。想知道现在长大成人了,拥有完整人格的时候,再看那些曾经带给我们影响的东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我们共同的形象》,影像(多屏录像),14'27",2016年
Q: 录像中有政治的素材吗?比如说中央电视的讲话方式。
A: 有,有一段是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他们有一个新年公益演唱会,有一个主持人朱军,采访一个小英雄,他们的对话一看就是编排好的,感觉训练过很多次了,小孩的回答一板一眼,头头是道。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我就再找了一个中年人,找了一个小孩,把他们的那个重新表演了一遍,就站在屏幕上面,新旧版本同时并置。
可是作品中的讨论,其实跟政治没太大关系,反而是这个世界上的人类是怎么去表演的,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表演,包括我现在跟你的表演。我觉得我更关注的是私生活,我做的就是从讨论私生活的层面,稍微放射出去。
Q: 你好几个作品,好像都是响应一些女性身处的环境的创作。
A: 好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为什么作品里基本上都是女性角色,其实我真的没有故意要为女性发声,或者是做一个女性主题的艺术家,我觉得那个就是一个顺其自然的选择,因为我小时候,大部分时间是跟我妈,还有我的奶奶、姐姐一起生活,感觉就像贾宝玉,周围都是女性,所以我大部分经验都是跟女性完成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对我来说,这是最熟悉的一种人群,包括我自己可能有的时候也会那种女性的心。
《我们共同的形象》,影像(多屏录像),14'27",2016年
Q: 很多艺术家都会摒弃比较俗气的流行文化,例如是肥皂剧,你又会如何看待这个事情?
A: 对我来说,肥皂剧是非常好的东西,因为创造肯定是来自你熟悉的东西,有很多知识分子对这种电视剧很很鄙视,可能是为了一份清高,但肥皂剧恰恰存在着被大部分人忽略的东西:为什么总拍不完?因为观众群很庞大啊,比整个艺术电影的观众都要大。为什么他们看?为什么喜欢看?我觉得肯定其中有一些缘由,我觉得这个就是我想去研究的,为什么它会影响这么多人。
对肥皂剧感兴趣,跟我妈妈也有关系,我妈是一个很情绪化的人。现在我也努力让自己变得理性一些,不要那么感性,所以我后来就尽量只能把我戏剧化那一面作为一个素材,通过自己的理性把它排列出来,给大家来看。
Q: 你在山里面长大的?
A: 我小学之前都是在山里面,7岁之前住在山上,在长江边的山顶上,分了很多村,我们村是最上面的一个,一般像夏天,山下人很热的时候,上面就很凉快。我小时候就很爱听故事,不是民间传奇那种,反而是家里人的私生活,因为我们家族很大。到北京以后,发现但凡是来自重庆或者四川的,家里关系都很复杂,因为我觉得那个地方真的是跟北方不一样,北方太传统了,他们结婚以后,就这样过一辈子。但南方不一样,那边很自由,离婚率很高,而且女性跟男性是完全平等的,所以说我们那边男性都叫耙耳朵,就是因为很怕女人。可能风气不一样,而且女生一般都很泼辣说话,声音很大那种。
《我们共同的形象》,影像(多屏录像),14'27",2016年
Q: 所以你就一直在整理这些你听到的?
A: 一般的故事我都会加入自己的经验。我最近在创作一个短片,可能是在年底会在网络上公映。大概20分钟,那个故事也是,就跟我自己的感情生活有关系,因为之前我有很多故事,但是我不知道怎么选择,当我刚好经历了那段感情经历,就觉得要不我就把这个东西做出来,刚好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把它变成创作,就没有那么害怕触碰它了。
Q: 为什么要选择在网络上?
A: 这是一个项目,策展人鲍栋的一个项目,叫艺术家电影,他选择了五个艺术家(其他为方璐、蒋志、陈晓云、辛云鹏),每个人拍一个短片,都在网络上公映,因为在网络上公映针对的是大众,不像画廊或者美术馆,只有艺术爱好者才会去看。所以这样的话,反正我是做了一些设计,不知道其他艺术家,我就是想方设法让它可能在语言上更通俗易懂一些。
Q: 总结一下,电影对你有什么影响?
A: 我觉得电影是人生的一种形式,其实我们的人生是没有形式的,但电影恰好就完美的赋予了人生一种形式。我觉得对我来说,像是对人生的一种归纳,因为老是在说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工作这么辛苦,每天这么忙,人们老是在讨论人生,特别是香港电影,最后一句话说的是这就是人生,生活就是这样。
《我们共同的形象》,影像(多屏录像),14'27",2016年
本文转载自K11ArtFoundation在2016年11月28日发布的文章《陶辉的艺术恶搞剧》(文字:CoBo EditorialForce 图片:艺术家提供)
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 艺术家陶辉作品展览现场
图文/曾睿洁
编辑/吴俊贤
设计/Another Design
展览信息
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15日至2018年3月8日
展览地点:1-12号展厅
总策划
王绍强 广东美术馆馆长
策展人
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罗特 Alejandro Castellote 西班牙独立策展人
鲍 栋 独立策展人
曾 翰 独立策展人、摄影师
学术委员会
主任:王绍强
委员:顾 铮 皮 力 陈卫星 杨小彦 冯 原 秦 伟
观察评论团:鲁明军 孙冬冬 孙晓枫 陈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