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EN

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蔡东东:艺术是关于复活的故事

 
艺术家蔡东东
1978年出生于甘肃天水
1996年入伍
2002年就学于北京电影学院
获奖:
2015年 中国 TOP20---201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
    中国 中国摄影排行榜
2014年 中国南方报业集团ART289杂志2014年度新势力
2010年 意大利“第三届特尔纳当代艺术奖”一等奖
2005年 中国“平遥国际摄影节优秀摄影师创作基金奖”
驻村:
2011年 意大利 unidee 艺术基金会驻留项目
个展:
2016年 美国纽约 凯尚画廊《泉》
    美国康州 康涅格学院图书馆《脱靶》
    台湾台北 百艺画廊《让之在》
2015年 中国北京 三影堂+3画廊《再生式》
    中国北京 Tong Gallary 《落石》
    中国北京 家里画廊《记忆的移植与切片》
2013年 中国上海 五五画廊 《图像母体生产权力》
2012年 德国斯图加特 彤德画廊 《制图术》
    中国北京 泰康空间 日光亭项目《向左拉动》
2011年 意大利 UNIDEE艺术基金会 《茶园》
2010年 中国北京 泰康空间 《蔡东东》(51平米第6号)
公共艺术项目:
2011年 意大利都灵  unedee艺术基金会《茶园》
2013年 中国北京 《长安街汽车拉力赛》
    中国北京 《三十六口活七十二花活》
    中国上海 《欣赏观众》(黄蚂蚁艺术实验室项目个展)
 
“死去,复活,死去,复活,死去,复活……生命的常态,每一刻都是这样,艺术就是复活和如何复活。”——蔡东东
 
蔡东东在一次访谈中这样说道,对于利用现成品创作的艺术作品来说,艺术确实是关于复活的故事,艺术创作变成了一种复活的“神迹”。废弃物沦为历史的烟尘的命运,通过艺术家观念的改造,变成了“永存的”艺术。
 
2014年的时候,蔡东东在清理以前拍摄的底片时,萌生了“破坏”这些图像的想法。当他在一张大海的照片上划上一刀,他就明确了方向。在这以后,他常常利用弯曲、折叠、刮擦、穿刺、切割与编织的方法改造这些现成的照片。不过,装裱和特殊的展示方式使他的作品不太像单纯的平面作品,反而更像装置。
 
在这次展出的作品中,每张作品都用木质外框装裱,但是每张作品的框都不一样。框已不是作品的边界,框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这或许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杜尚的《自行车轮》或他的任何作品的创作观念。然而蔡东东认为并非如此。
 
马塞尔·杜尚,《自行车轮》,1913年
 
“这些作品的创作方法也许类似于杜尚的现成品的方法,但我在做他们的时候并没有往这方面想,因为我有很多这样的图像,我离它们很近,我只是想处理掉它们。”——蔡东东
 
广州影像三年展的4号厅,所有艺术家都以某种方式回应了杜尚的现成品观念。至少他们沿用了杜尚的方式进行创作。换句话说,拍照和相机对这些作品来说不再重要,他们用观念对现成的图像进行了改造。在蔡东东看来,创作这些作品是由于现实的契机,而不是刻意回应杜尚的现成品概念。然而他们都遵循着顺势而为的创作态度,蔡东东“只是想处理掉它们”,杜尚从来“没有感到非要做出点什么来不可的压力”。在精神内核上,他们达成了某种一致。
 
蔡东东与杜尚,在现成品观念上并非一致,蔡东东的意图,指向了图像和图像涉及的历史。
 
“我对图像的内容并不感兴趣,因为图像的本质是具有欺骗性的,我感兴趣的是图像生产背后隐藏的机制。我试图通过处理这些图像,让历史在当下变得松动,撕开虚伪的面纱,哪怕只露出一瞬间的真实。”——蔡东东
 
历史是被书写的历史,摄影作为历史的一种记录方式,也是一种被改写的图像。就如同在转角的作品《射击练习》一样,照片只是历史的表象,镜子映照下的真实是变形的射击者和更丰富,以及随着时间不断“被变化”的一切。蔡东东通过各式各样的处理,揭示了历史和历史机制背后的被书写,以及图像和图像生产背后的被改造。  
 
 
 
 
 
 
 
 
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 艺术家蔡东东作品展览现场 
 
 
 
文 / 曾睿洁
图 / 梁洁
页面设计 / Another Design
编辑 / 梁洁
 
 
展览信息
 
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15日至2018年3月8日
展览地点:1-12号展厅
 
总策划
王绍强 广东美术馆馆长
 
策展人
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罗特 Alejandro Castellote  西班牙独立策展人
鲍 栋 独立策展人
曾 翰 独立策展人、摄影师
 
学术委员会
主任:王绍强
委员:顾 铮 皮 力 陈卫星 杨小彦 冯 原 秦 伟
观察评论团:鲁明军 孙冬冬 孙晓枫 陈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