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EN

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徐勇:摄影是关于机器、光与物质的故事

 
艺术家徐勇
1954 年出生于中国上海。1978 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目前生活创作于中国北京。
2011 年在北京 798 艺术区时态空间举办个展“这张脸”(中国北京);
2012 年在 Palais de Seoul 和CSP111 画廊联合举办摄影个展“徐勇摄影”(韩国首尔);
2013 年在 HUA 画廊举办个展“胡同透视”(英国伦敦);
2016 年在朱利安桑德画廊举办个展“Negatives”(德国科隆);
2017 年在朱雀画廊举办个展(澳大利亚悉尼)等。
 
2015 年在西安美术馆参展“中国当代影像二十年主题展”(中国西安);
2016 年在 Breda Photo 参展“荷兰 Breda Photo 邀请展”(荷兰布雷达);
2017 年在汉诺威市美术馆参展“复制之外”(德国汉诺威)等。主要摄影作品出版有《胡同九十九》《开放北京》《布景与布景》《这张脸》《俞娜》等。
 
在广州影像三年展的1号厅右面靠墙的地方,放着数块彩色的钢化玻璃。它们在展厅里总显得有几分“遗世独立”,因为它们看上去很难跟“影像”联系在一起。
 
《波长约 500 纳米》《透射与聚焦 015》《透射与聚焦 016》这三件展出的作品,可以看作是徐勇对摄影本质思考的一种呈现。他用自己改造过的相机拍出失焦的照片,然后把这些虚化的图像打印到钢化玻璃上。如同策展人鲍栋所说:“这正是徐勇要讲述的关于摄影的批判性事实:摄影首先是机器、光与物质的故事,而不是那些我们习惯的被各种意识形态工具化了的图像。”因而,通过虚化,摄影不再是具体化的图像,摄影在徐勇这里成为机器、光线和物质等与摄影本质相关的存在。
 
广州影像三年展1号厅,徐勇作品现场
 
这期的文章选编了2010年徐勇的访谈,在与满宇的对谈中,徐勇没有直接谈到这次展览的作品,但是他谈到了自己的作品集《18度灰》中虚化的重要性和意义,这对于理解此次的作品具有核心的作用。因为这次展出的作品是对《18度灰》中作品的再度推进,通过钢化玻璃这一实体进一步把摄影从图像介质中解放,把摄影还原为附着于物质实体上的光线本身。我们希望读者通过访谈,了解徐勇的重要创作,理解他关于“虚化摄影”的创作理念以及具体的技术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看待徐勇对摄影本质性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从“胡同摄影”到“虚化摄影”的风格差异
 
满宇:刚开始看到你这套片子的时候,我感觉比较惊讶,因为我看过你以前的《胡同101像》和《解决方案》等很多系列作品,跟现在的这种摄影方式差别是非常大的。我也因此比较好奇,那就是引起你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也就是说为什么你会想到要做这样一种和以前的作品方式有那么大区别的一套作品?
 
徐勇:从做事的角度来说我不喜欢重复自己,特别是在摄影的创作方面。《胡同101像》之后我又拍摄出版了其他一些摄影集,有了很多其他的摄影作品,但都跟原来的东西没有关系。唯有一本在2002年做的《小方家胡同》,算是跟《胡同101像》有那么点关联,但那也完全是从另一个角度、用另一种方式拍摄的胡同作品,是关于胡同拆迁这个社会公共话题的。
 
2006年的《解决方案》同我以前作品就更无关了,那是用虚构的方法讲述一个真实的红尘小姐的故事,模特是以真实身份参与到作品创作中来的。这个作品完成后,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劝我:你可以继续用她来做作品,千万不要放弃她。这样的思路是当代艺术创作中常用的一种策略,跟我的想法对不上茬。我认为一旦一件作品完成了,那么它的完成度,或者它的概念和呈现方式,以及揭示性应该是唯一的,你不可能在这个作品之外,用原来的东西再去弄出一个新的作品来,那这个作品跟原来那个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我觉得任何一个作品或者任何一件事情,它的最佳状态是唯一的,不可能有第二个最佳状态。最佳状态取决于做事情过程中包括时空条件在内的各种主客观参变因数。我以前的作品都已经定型了,对我来说已经成为前尘往事。特别是有些大家比较熟悉的作品,再延续去做没有真正的价值,对这点我很清晰。所以对我来说,重要的标准是我自己和自己做过的作品,我需要超越自己,同过去拉开距离,越大越好,寻找新标的及可能性。
 
《18度灰》也是来自于这样的思考之下,我试图找到一种全新的方法来做一个全新的作品。其实这对我来说挑战性比较大,因为这种新的尝试,实际上是一种新的实验,我不但不能重复自己,也不能重复别人做过的。那么在概念上,或者创作的语言方法上,我就要象吃禁果一样尝试,结果会怎样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出。
 
《雨中胡同》(柳巷胡同),无酸纸,收藏级艺术微喷,100×150cm,1989年
 
失焦的镜头
 
满宇:在创作《18度灰》中的虚化作品时,你的具体做法是怎么样的? 
 
徐勇:所有照相机都是为了把景物拍清楚进行设计的。通常的拍摄在画面中远近总会有实点,特别是使用角度稍广一点的镜头,画面几乎全是实的,除非你利用动态的方法去拍摄。以往的照片将人物或风景拍虚一点,一般只是美化画面的技巧。去年我实施拍胡同计划前就想好,我要使用一种全虚的方法,也就是在拍摄画面中完全没有实的影像成分,来应对今天胡同遭破坏和改变的现实。这既是我对今天胡同的一种概念呈现,也试验一种语言和方法。拍摄方法就是我在相机的镜头和机身之间加入人为设计的很长的隔圈,隔圈完全中空并可调整,调整长度从10毫米到120毫米。这样一来造成的结果是相机完全找不到焦点,面对具体景物正常或正确曝光拍摄的话,景物可以纯化成色块,没有任何其它信息;也可以“消失”变成“空气”,变成周围的色光。
 
满宇:这个改造是把对焦的那个机械的部分去掉了还是……?
 
徐勇:噢,基本上相机就失去对焦的功能了。也可以说这样做改变了照相机原本的设计功能,但是没有去改变相机的摄影原理,相机拍摄的可能性和自由度反而被括展了。
 
徐勇的摄影作品集《十八度灰》中的作品《到胡同去!》
 
在虚化中解放自由的心灵
 
满宇:《18度灰》的摄影作品乍看全都没有具体形象,然而实际上每张都不一样,因为你是实地实景拍的是吧?    
 
徐勇:所有的作品都是到现场对着真实的场景一次拍摄完成的。
 
满宇: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是你的一种语言的方式。能不能说一说,你为什么会想这么做,它和你对于摄影的考虑,有什么样的关系?
 
徐勇:我认为这个作品比较重要的地方大概是它的实验性。我也不断定它一定会成功。长期以来我们对摄影的概念和思考一般停留在实体物象上,我们的眼睛和照相机镜头观察到的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这同照像机这种工具的特性有关,也使摄影和其他媒介的创作相比产生了一定的问题,人的心灵自由呈现似乎从不属于它。但这是否就是摄影的一定之规呢?是否可以把相机镜头聚焦于我的内心去呈现自省的经验呢?我想以《18度灰》中作品的创作进行这种试验。在《18度灰》中我让镜头聚焦于个人的感觉和判断,而不是所拍摄的具体对象,所以它是非常主观与个人化的。
 
《波长约500 纳米》,装置(油画布,钢化玻璃,拉丝不锈钢,喷墨打印纸),240cm×120cm×4,2017
 
注:本次选编的访谈转自徐勇的摄影作品集《18度灰》
 
文 / 曾睿洁
图 / 丹妮
页面设计 / Another Design
编辑 / 梁洁
 
 
展览信息
 
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15日至2018年3月8日
展览地点:1-12号展厅
 
总策划
王绍强 广东美术馆馆长
 
策展人
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罗特 Alejandro Castellote  西班牙独立策展人
鲍 栋 独立策展人
曾 翰 独立策展人、摄影师
 
学术委员会
主任:王绍强
委员:顾 铮 皮 力 陈卫星 杨小彦 冯 原 秦 伟
观察评论团:鲁明军 孙冬冬 孙晓枫 陈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