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EN

【雅昌专稿】“广州影像三年展”再出发 艺术家如何回应“影像社会”?

导言:2016年,各类视频开始大举侵占人们的日常生活。

首先是Papi酱的爆红,让诸多内容生产进入瓶颈期的自媒体人恍然大悟。原来,短视频已在悄然间攻城掠地,抢夺人们的注意力。迅速增长的粉丝和流量数据让这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成了2016年的“第一网红”,自此一举一动都受人关注。

年中,时任澎湃新闻CEO的邱兵辞职,宣布投身短视频创业,获得5亿元创业资金支持。几个月后,“梨视频”上线,这是一个资讯类短视频平台,上线仅两周就被估值2亿元。在不久前,梨视频还荣获“2017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

同年下半年开始,各类直播平台集中爆发,直播APP开发掀起了新一轮创业大潮。

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新闻客户端也闻风而动,杀入了短视频领域。今日头条CEO张一鸣曾称,“视频已超过图文和组图,成为我们最大的内容体裁。”

相比单纯的文字、图片、声音,兼具这三者的视频成为主流已是大势所趋,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影像时代”。

 
“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海报

正如艺术评论家与独立策展人鲍栋所说,“影像的兴起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持续性事件之一,从摄影与电影的发明,到电视技术的出现,再到数字与互联网技术对影像的转化与激发,今天各种类型、不同层面的影像无处不在,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世界与观念世界,以至于我们已完全可以把当代社会叫作‘影像的社会’。”

对于这个前所未有的社会新形态,当代的艺术家们会做何反应?

2017年12月15日上午,“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在广东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广东省文化厅指导、广东美术馆主办,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担任总策划,长期关注、研究摄影的西班牙策展人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罗特 (Alejandro Castellote)、鲍栋和摄影艺术家、策展人曾翰共同担任本次展览的策展人。

展览以“复相·叠影”(Simultaneous Eidos)为主题,分为主题展和特别展两个部分,邀请了来自中国、日本、新加坡、法国、西班牙、瑞士、巴西、阿根廷、秘鲁、美国等国家和地区58位艺术家的作品参展,从中可以一窥当下艺术家在影像领域的探索面貌。


策展人(左起:鲍栋、Alejandro Castellote、曾翰)

重新出发的 “广州影像三年展” 如何确立自身定位?

“广州影像三年展”是有前缘的,它的前身是历经三届跨越六年的“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同样是由广东美术馆主办,曾经是广东美术馆除“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外另一个重要的学术品牌,也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国际性摄影双年展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自2009年后,该项目一度停止。

广东美术馆现任馆长王绍强对这个已经在国内外深入人心的展览项目的停止深感惋惜。他认为,目前正是重启该项目“非常合适“的时机。“影像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媒介也好,一个艺术门类也好,是全世界都认可的。它很符合现代科技的发展,这是一个很大众的媒介,所有人都可以拥有,也很符合现在的传播模式和创作的条件。”

“我们想把这个品牌项目继续做下去,但是它的内涵、内容、策展的方式、表达的路径肯定不一样。” 王绍强说道。因此,重新启动的“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更名为“广州影像三年展”。


学术会议现场

王绍强表示,本次展览“一边是对过去的梳理和回顾,一边是对当下的关注及对未来的探索,我们将在动态、变化和发展中去建构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发展的历史链条。我们希望这次展览能够给予观众崭新的观看体验,并向社会提供广泛而全面的素材资源,引发公众对于影像艺术的关注,进一步推动中国当代影像艺术的实践与研究。”

广东美术馆在推动中国影像艺术发展方面的历史的确是值得回顾的,它是国内较早关注、收藏影像作品的国家级艺术机构。2000年广东美术馆便开始了影像作品的收藏,第一件摄影作品是倪卫华、王家浩的《线性都市调查——发展是硬道理》,第一件动态影像作品是杨福东创作于2001年的《后房——嘿,天亮了》。

2002年,广东美术馆开始着手于系列化的摄影学术活动,包括策划学术性摄影展览、研讨会、出版专刊,和专业性的收藏。2003年,时任广东美术馆馆长的王璜生斥资100万,收藏了601张中国纪实性摄影作品,并举办了“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摄影收藏展。


2005年的首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现场

这次展览引起了国内外文化界、摄影界、博物馆美术馆界等的普遍关注和好评,随后在北京、上海,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巡展。在这样的基础上,广东美术馆开始进行“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的规划和策划,并于2005年1月推出了“首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 2005”。

从第一届开始,广东美术馆就将展览的基本宗旨定为:“坚持影像社会学的人文立场和国际化的视野,参与和推动中国的当代摄影及文化的发展”。之后,2007年举办的第二届,和2009年举办的第三届,每届都确立一个主题,学术面向各有所侧重,严谨地梳理摄影史,展现当代摄影实践;同时激活了国内美术馆对于摄影研究和收藏的热情。

王璜生曾表述,“影像社会学关注的是影像的发生、发展,与社会、时代、历史的人文之间的关系,以及思想史、文化史的视觉呈现,等等。因此,三届的‘广州摄影双年展’一直追踪、追问、探讨着摄影图像的历史形成及与社会互生、互动、互证、互为问题的视觉文化现象。”


第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同名画册

不过,更名后的“广州影像三年展”将研究重点从原来的“社会人文的摄影”拓展为“视觉研究的影像”。王绍强认为,后者更具包容力和学科性,这次展览力图在更具开放性与方向感的工作中推动中国当代影像艺术的实践与研究。影像作为一种创作媒介所具有的可能性以及对社会的观察是本次展览主要呈现的两个问题。

鲍栋表示,基于“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沉淀的历史,“首届影像三年展既要呈现出对之前摄影双年展的延续性、继承性,又要从更广义的当代艺术范畴中区别、独立出来。”

出于这些考虑,这次展览选择以“复相·叠影”为主题,“同时包含着‘相’(可理解为照相)与‘影’(可理解为影像)的内容。也就是说,在这次展览中,我希望讨论的是摄影和影像之间的公约数,而不是两者之间的差异,因此,很多类型的影像,比如剧情性的、纪录片性的影像就被排除在外,而很多既不是摄影也不是影像的艺术作品,反而因为他们与‘复相·叠影’的主题相关而被纳入了进来。” 鲍栋说,“希望它是一个重启与过渡,也是一个开启。”


安东尼·德·阿加塔,《前线》,摄影,尺寸可变,2016

从摄影到影像 媒介转型期的影像艺术

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本次展览学术委员之一冯原认为,摄影双年展停办的8年间正逢中国进入到媒介转型的时期,“这一转型是来得如此迅速,如同百年前印刷时代的到来一样,新的网络自媒体即使没有全部瓦解传统纸媒体,也迫使所有的媒体走向网络之路。伴随这一转型的还有代际的转变,这一切,都构成了在今天重新启动摄影双年展的当下背景。”他表示,在此背景下重启的三年展,需要重新定义摄影的内涵与外延,包括自媒体影像形成的浪潮也是不可回避的。

从“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更名为“广州影像三年展”,最为核心的变化就是将“摄影”改为了“影像”。知名艺术批评家、中山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小彦将影像分为“静态影像”和“活动影像”,前者指图像,后者包括纪录片、视频、电影等形式。


曹斐《我的未来不是梦03》,摄影(有色印刷),120cm×150cm,2006

鲍栋的观点与之类似,他说,“在当代艺术范畴,‘影像’这个概念的范围大致包括了作为静态影像的摄影艺术(Photography)与作为运动影像的录像艺术(Video Art),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更具包容性与跨越性的媒体艺术(Media Art)。”

他表示,把这些不同类型的艺术放到“影像艺术”的概念下来讨论,一方面是为了区别于绘画、雕塑等既定的视觉艺术,另一方面是诉求建构一种新的问题场域——我们暂且把它叫作“影像艺术”——以推动新的研究与实践。换句话说,“影像艺术”不能被视为一个划定的范围,而须被理解为一个不断延展的维度,因为,“影像”说到底并不是一种本体论概念,而只是一个工具性概念,或者说,只是一个用来进一步面对其背后盘根错节问题的默认入口。

鲍栋无意在本次展览中追问“影像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本体论式的问题,也无意将焦点放在“媒介性”上,他更看重的是作品的观念性。“这里并不是要把媒介性与观念性对立起来,而是要强调‘媒介性’本身就是一种观念建构的产物,在不同的观念下对媒介性的认识是不同的。”

费利佩·埃斯帕萨,《死亡之绳》,影像(高清视频, 16︰9),06'31'',2015

冯原把摄影分为三个层次:作为本体的摄影、作为媒介的摄影和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三种摄影都分别对应特定的空间与话语形式,比如,与摄影本体相对应的空间与话语是传统的照相馆与照相术;与作为媒介的摄影相对应的空间与话语则是印刷时代的所有媒体和新闻—商业话语。而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则出现得较晚,从2005年到2009年这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就正值中国的摄影从本体和媒介转向当代艺术语境的高峰期。”

与之类似,“影像”也会经历这三个阶段,而当下正处于从媒介转向当代艺术的阶段。冯原区分是否属于“影像”作品的标准是,看它是不是“基于肉眼观看的,创造意义的,创造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图像”。他认为,影像相对于摄影来说更为开放,也更具活力,能够容纳更大的变化。

不过,杨小彦提示“不要过分地把影像和所谓的艺术挂钩”,“虽然也是艺术,但一挂钩,很多艺术界人士的想法和认知就被局限了。”


骆丹,《何时离去之1》,摄影(卤化银,火棉胶,亚克力),160cm×110cm,2015

兼具国际化与本土化的主题展和特别展

本次展览的三位策展人中,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罗特、鲍栋、曾翰各自代表国际化、全国化和地方化,构成了兼具国际和本土的“铁三角”。另外,三人背景刚好互补,“曾翰对本地珠三角的摄影史做了很好的梳理和研究,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要找一个这样的人很难得。而亚历杭德罗是观察国际摄影的发展动态,特别是南美洲一些发展;鲍栋是独立策展人,思潮相对比较新,也策划过不同的摄影的展览和当代艺术的展览。” 王绍强说道。

主题展由国内策展人鲍栋和国际策展人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罗特 (Alejandro Castellote) 共同负责, 分别就照相机、照相馆、暗房、镜像、仿象、类像、画框与画册、自然与生命等母题展开对传统摄影与图像传播、消费的反思;与此同时,当媒介进入转型阶段,试图寻找影像艺术的未来形态,并在全球范围内勾勒出影像艺术的可视化图谱。


沙飞,《白求恩在日光浴中》,摄影,41cm×40cm,1939

鲍栋认为,“在今天讨论影像艺术,最重要的不是讨论作品,而是需要把焦点从作为生产链末端结果的作品上移开,进入整个生产—传播—消费的运作机制中去,进入艺术实践对这种生产方式中各个环节的认识与回应中去。”“这种问题意识的转变,带来的不仅是方法论的调整,更重要的是讨论场域的扩大,从而能够真正地面对‘影像社会’的议题。”

特别展由国内策展人曾翰负责策划,展览从粤港澳地区摄影史研究和对全球化历史的平行关系的思考出发,通过15位/组艺术家的作品,讨论摄影与历史、摄影与社会、摄影与我们所处时代的关系,跨越一百多年的影像创作历程,这部分将展出清末阿芳(1839~1890)原版蛋白照片;约翰· 汤姆逊(1837~1921)十九世纪末来华拍摄的“中国和中国人的影像”;何藩(1933~2016)1950至1960年代所拍摄具有独特几何美学以及东方古典唯美意境的“新都市摄影”。


托马斯·苏文,《线》,装置(手工书,复古照片),25.5cm×40.5cm,2016

除了展览,杨小彦建议,广东美术馆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收藏计划。“希望以后的展览跟研究挂钩,从静止的到活动的要扩大收藏面。广州有一些纪录片其实是很精彩的,比收藏绘画还便宜多了。关键是要把展览和收藏、研究结合,而不是哪一届展览更突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展览太多了,参展的艺术家都是同一批人,所以应该注重收藏和研究。”

王绍强也表示,“作为国家的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很特别的一点就是它对影像收藏体系的建构。我们做每个展览都是为了学术积累,一个美术馆不可以轰轰烈烈做完展览后跟你毫无关系。我们以前有收藏过沙飞的摄影,有大量的摄影、影像的收藏。我们办了‘视态之问’展览,这个名字出来之后有很多展览用了我们的名字,也收藏了当下三四十岁最杰出的青年艺术家的影像作品,所以我们做这个展览也会做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