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广州影像三年展 2017 的启动,标志着一个“影像”时代的开启。寻常的风景——“踏入”快门之中,就换了声息、变了颜色,成为一个在局部框架里被认知、被欣赏的“变质体”,产生意义的同时也有了神秘性, 影像的力量由此可见一斑。从过往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的历史沉淀到今天的“广州影像三年展”,除了坚持国际化视野和影像社会学的人文立场外,在面对一个崭新的社会文化语境,广东美术馆重新开启了对摄影,或者更广泛地说,是对影像作为一种复合媒介其自身的独立性以及与不同媒介之间所产生的跨越性思考,让我们在当下面对纷繁的影像媒介时,能够以更为开放的姿态来构建摄影与不同影像艺术之间的深度讨论空间。
回溯过去,广东美术馆策划了“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及一系列的专题展览,一直密切关注摄影与时代、历史、社会和人文学科之间的关系, 不断挖掘并追踪摄影图像的产生过程和构成其社会学意义的特征,为现当代摄影艺术的研究和收藏积累了丰富的学术资源。从历史上看,“摄 影”并非一个一成不变的固定概念,从画家时代的暗箱到 19 世纪的摄影术,人们试图捕捉各种“光”的化学反应。现如今,“光”元素转换成了数字化影像,这样的裂变过程不仅大大拓宽了摄影概念的边界, 还使其逐渐渗透到其他媒介形式和现代生活的建构当中,成为一种共享和交流的审美经验。于是,如何梳理静态摄影与其他影像媒介之间彼此碰撞和交融所带来的跨学科实验,就成为了我们关注和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本届广州影像三年展“复相·叠影”正是基于这样的立场而形成,换言之,从“摄影”向“影像”的过渡,预示着从原来的“社会人文的摄影”延伸为更具包容性和学科性的“视觉研究的影像”。如今我们所讨论的“影像”在现代科技的带动下已转化为一个更大的范畴,其间各种静态与动态、物质与非物质、二维与多维的重重交叠开始超越 “摄影”所界定的视觉表达,因此我们还可以将“影像”理解为一种 复合的媒介,它将与当下的审美趣味和文化现状产生更多有机的联系和传播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影相”也是广东话对“摄影”的叫法, 主题中的“影”和“相”将指涉投射到与摄影本体相对应的空间和话语, 即传统的照相馆与照相术;“复”“叠”则预示着经由不同媒介摄取的景象,当被集结起来并加以展示时才可能更接近世界的“真相”。 本次展览的主题展由国内策展人鲍栋和国际策展人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略特 (Alejandro Castellote) 共同负责,分别就照相机、照相馆、暗房、镜像、仿象、类像、画框与画册、自然与生命等母题展开对传统摄影与图像传播、消费的反思;与此同时,当媒介进入转型阶段,我们试图寻找影像艺术的未来形态,并在全球范围内勾勒出影像艺术的可视化图谱。
此外,广东美术馆一直着力关注区域生态和本土艺术,而现代摄影与珠三角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恰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 19 世纪, 摄影术诞生不久便被法国的贸易使团带到东方,首先进入粤港澳地区继而扩展至全国。从 20 世纪 40 年代开始,香港开启了长达三十余年的沙龙摄影时代,涌现出一批以照相馆为经验展开的摄影作品。直到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珠三角一直是当代摄影艺术实践的重要场域,艺术家们用镜头记录了城市化的变迁和消费主义浪潮。因此,若要探寻中国各个时代的摄影诸相,首先应“回归”珠三角。本届广州影像三年展还邀请了国内策展人曾翰策划“镜像粤影”这一特别展,就是一种“回归”的尝试。展览以粤港澳区域的摄影史研究和对全球化历史平行关系的思考为出发点,通过不同时期的摄影师或艺术家的个案研究和展示,探讨摄影与历史、与社会、与我们所处时代的关系,凭借采样的形式呈现跨越百年的影像创作历程。
影像应该说是当代艺术中最具开放性和实验性的艺术门类之一,广东美术馆在影像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着先锋角色,对影像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回顾,在动态的变化和发展中重新认识和研究这一媒介显得尤为关键。在此,我们谨向顾铮、皮力、陈卫星、杨小彦、冯原、秦伟等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以及鲁明军、孙冬冬、孙晓枫、陈伟组成的观察评论团表示诚挚的感谢。自 2016 年 9 月以来, 广东美术馆曾邀请以上专家学者先后参与了三次学术策展会议,就“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这一品牌项目的重启意义、当代摄影策展的转向以及美术馆学术体制化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多次深入而富有成效的探讨。 我们希望此次展览不仅能够丰富广东美术馆对影像艺术的长期研究, 凸显自身的学术态度和文化立场,为影像艺术的普及与阶段性成果归档搭建良好的平台;同时也以展览为契机,向社会各界提供广泛而全面的素材资源,引导广大观众对影像艺术予以关注和重视,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当代影像艺术的实践与发展。
王绍强
广东美术馆馆长
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总策划
广东美术馆馆长
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总策划